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莫過于身邊人的離世,,更不用說是與自己親近的人。正值疫情大爆發(fā)的二月中下旬,,每天不斷增加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已經(jīng)著實讓人焦慮、難過和害怕,,就在此時,,我卻永遠地失去了我的爺爺。老人家的離開,無形地給身邊人帶來更重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滋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但這滋味一定是不好受。爺爺離開的當天,,家里人最擔心的就是老人家的后事如何料理,,在這國難與家難當頭,后事不能任性而為之,。在農(nóng)村對于紅白喜事是有相應的風俗和章法,,喜事和喪事都是大事,特別是上了八十歲的老人去世之后,,喪事得舉辦得像喜事,,體體面面、熱熱鬧鬧地,。而此時的條件并不允許這樣做,,疫情當下,必須舍小家為大家,,個人服從集體的原則,,不給國家添麻煩,爺爺作為一名老黨員,,理應如此,。
村口出入必經(jīng)之地的關卡
爺爺享年88歲,生前就喜歡熱熱鬧鬧地,,以前在村里當組長,,直到八十歲才退休,守護著一方百姓,,對待父老鄉(xiāng)親一視同仁,,從不偏袒自己的子孫。爺爺走得時候很安詳,,有親人陪伴在身邊,我想他能夠理解這個特殊的時期,,也正是疫情的原因,,整個家庭的大部分成員都在家??v觀爺爺?shù)囊簧?,他是一個有福之人,膝下子孫滿堂,,四世同堂,。遺憾的是年前在醫(yī)院不小心從病床上摔了下來,把一條腿摔骨折了不能走路,年齡大了又很難恢復,,因為疫情困于家中,,不能夠上醫(yī)院及時治療,再加上一些老年基礎病,,所以沒能熬過這個艱難的春天,。
我記得在爺爺臨走的前幾天,有一次我去看他,,當他看著我的時候,,我看到他眼睛里微弱的光,就像蠟燭快要熄滅,。我實在感到無奈,,面對生死離別,我們究竟還能做什么,,我們知道人終究會有一死,,人活著的價值到底何在?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p>
爺爺生前
在這次疫情中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全力應對新冠肺炎,。有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張文宏醫(yī)生,、“吹哨人”李文亮醫(yī)生等許許多多奮斗在疫情一線的醫(yī)務人員和工作者,,敢于同病毒做斗爭,為國為民,,不懼犧牲,。我想,這應該就是人生價值最好的詮釋,!他們是吾輩之楷模,,人生的意義應該如此;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言道:“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p>
即使我們大部分人注定是普普通通地過完一生,唯獨少數(shù)人能夠達到他們的境界,,但是我想應當終其一生去努力,。有一分熱,就發(fā)一分光,,努力成為中國未來的脊梁,!這應該是我們每個人理所應當去追求,這樣就不辜負人生短短的幾十年光陰,。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山路374號
武漢市江夏區(qū)藏龍島科技園栗廟路5號
郵編:430205
電話:027-81317011
版權所有 2012 湖北美術學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備案號42010602001354 鄂ICP備15008991號 鄂ICP備1500899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