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上午,由中國美術學院及臺灣藝術大學聯(lián)合主辦,,兩岸17所高校200件優(yōu)秀學生作品共同參與的“叢生——首屆兩岸藝術院校優(yōu)秀作品聯(lián)展”在杭州象山藝術公社開幕,,我校美術館館長張杰教授、學報編輯部副主任陳晶教授,、教務處副處長胡麗莎副教授,、環(huán)境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尹傳垠教授、雕塑系教師萬里馳受邀參加此次活動,。此次展覽我校共選送10件優(yōu)秀學生作品(本科生6件,、研究生4件),作品得到其他院校同仁及觀展人員的好評,。
/
同期舉辦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智媒體時代的藝術教育——兩岸藝術教育論壇”,共有17名兩岸高校藝術學者參與報告交流,。9月21日下午,,我校美術館館長張杰受邀與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共同作為論壇主持人,我校學報編輯部副主任陳晶作了題為:《數(shù)字素養(yǎng)與人文高度——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高等美術教育的思考》的主題報告,。
論壇發(fā)言
主持人:張杰館長(左)
報告人:陳晶教授
陳晶教授談到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中國的美術教育處在深刻的變局之中,教育工作者應在直面變局,,理解變化的前提下,積極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和教育理念,。善于更新也勇于堅守,在“變”與“守”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之路,。
發(fā)言以我校優(yōu)秀學生作品和致美拔尖人才計劃為例,,聚焦討論了數(shù)字素養(yǎng)的框架體系在美術教育上的投射,同時指出對人文高度的追求是美術教育的初心和最終的堅守,。
參會人員合影
展覽現(xiàn)場
我校作品展示
《斷木森林·惘》
作者:沈真輝(本科)
指導老師:蘇向攀,、孫謀
《煩》
作者:張瑤(本科)
指導老師:李琪、萬鳴
《新生》
作者:劉怡婧(碩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李海兵
《十二時辰》
作者:呂志昶(本科)
指導老師:周罡,、柯赤楓
《百年湖美》
作者:陳靜 馬淑蕾 朱彥潔(本科)
指導老師:朱志平
《鄂州市細屋熊村改造-原野之上田園的延伸》
作者:吳雨佳,、蔣天宇、閆州,、呂佳宸,、劉艷、蘇哲,、余碧雯,、史婕妤(本科)
指導老師:丁凱、范思蒙,、尹傳垠
《抓周》
作者:孔令宇(碩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張松濤
《萬物剪輯》
作者:彭小伊(碩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許奮
《秘境之匣》
作者:蔡依(本科)
指導老師:肖藍,、陸青寧
《觀瀾》
作者:張月藝(碩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陳君
本次系列活動將從兩岸藝術創(chuàng)作與教育的交流合作出發(fā),共同探討當代兩岸藝術和教育的新方式與新框架,,旨在增強新時代海峽兩岸藝術教育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年輕藝術家互通。
展覽主題:“叢生”——首屆兩岸藝術院校優(yōu)秀畢業(yè)作品聯(lián)展
指導單位: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學院,、臺灣藝術大學
支持單位:中央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臺北藝術大學,、臺南藝術大學,、臺灣師范大學、高雄師范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臺灣亞洲大學、臺灣東方設計大學
承辦單位: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中國藝術教育研究院、藝創(chuàng)小鎮(zhèn)
展覽時間:2019年9月20日——10月11日
展覽地點:杭州藝創(chuàng)小鎮(zhèn)——象山藝術公社
編輯:徐明霞 舒琳喬
長按二維碼關注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山路374號
武漢市江夏區(qū)藏龍島科技園栗廟路5號
郵編:430205
電話:027-81317011
版權(quán)所有 2012 湖北美術學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備案號42010602001354 鄂ICP備15008991號 鄂ICP備1500899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