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 《從1830年至今 No.4》(297cm×360cm,2014)
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王斅囡)我校校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新作《從1830年至今》近期于盧浮宮展出,,與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共同在盧浮宮德儂廳面向觀眾,。展期自2014年10月22日至11月17日。
曾梵志在盧浮宮展廳中,,右一畫作為《從1830年至今》,,右三畫作為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領導人民》
據(jù)悉,本次專題展的構想起源于三年前,,是盧浮宮歷經(jīng)多次慎重商議考量之后的決定,。用于本次展示的德儂廳以19世紀繪畫藏品見長,而德儂廳中懸掛《自由引導人民》的“紅廳”區(qū)域,,更因專門展示浪漫主義繪畫作品而與法國藝術史具有最密切的淵源,。為了本次專題展,盧浮宮博物館特別重新規(guī)劃了“紅廳”的布置,,第一次將當代東方藝術家的新作與西方藝術大師的原作并置在一起,,以形成一次當代與古代,、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開幕式現(xiàn)場
法國浪漫主義藝術家德拉克洛瓦創(chuàng)作于1830年的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在世界藝術史上富有深遠影響,,也是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中最受關注的藏品之一,。應盧浮宮之邀,曾梵志以其為母題進行了一次再創(chuàng)作,,這幅名為《從1830年至今》的新作,。
曾梵志在作品前
為了本次展示,曾梵志進行了為期將近一年的創(chuàng)作,,先后進行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嘗試,,最終選定了其中一幅?!稄?830年至今》的尺幅與《自由引導人民》等大,,用色和筆觸均異常跳躍強烈。原作中心位置的自由女神被解構為寫意式的雕像,,背景部分的人物群像則被藝術家標志性的亂筆線條所替代,,傳達出冷峻蒼茫的時空感受,也延續(xù)了他作品中一貫肅穆沉郁的情感氛圍,。在談及創(chuàng)作意圖時,,曾梵志說:“自由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欲望,而強烈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種束縛,。只要人類存在,,就有他人和自我、集體和個人,,終極自由或許是一個永恒悖論,。”而《自由引導人民》對于曾梵志的藝術啟示,,也對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形成了絕對性的影響,。“1985年我在教科書上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的圖片,,就對自由女神的形象和突破性的構圖留下了很深印象,。1995年,我終于在盧浮宮看到了原作,,更是被深深打動,。”曾梵志說,,“對于繪畫領域的藝術家而言,,技巧與情緒孰輕孰重一直是一個被爭論的命題。當站在原作面前時,我發(fā)現(xiàn)德拉克洛瓦用自己的方式早就給出了答案,,偏執(zhí)于任何一面都是對自己的局限,,讓你無法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p>
在世界著名博物館中,,盧浮宮以擁有最為豐富的經(jīng)典繪畫藏品而著稱。盧浮宮博物館館長JEAN-LUC MARTINEZ表示,,《自由引導人民》是盧浮宮最受亞洲觀眾關注的藏品,,藉由曾梵志的解構創(chuàng)作,希望觀眾能以嶄新角度,,重新審視作品歷經(jīng)兩個世紀后仍歷久不衰的藝術感染力,。他介紹,盧浮宮近年來在中法藝術的交流上作了多種形式的嘗試,,也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中國藝術出現(xiàn)的復興浪潮,,使很多優(yōu)秀藝術家登上國際舞臺,。透過本次展覽,盧浮宮將更進一步與中國展開有意義的藝術對話,,也將致力于為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展體驗,。”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山路374號
武漢市江夏區(qū)藏龍島科技園栗廟路5號
郵編:430205
電話:027-81317011
版權所有 2012 湖北美術學院 Copyright ? 2012 HIFA.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安備案號42010602001354 鄂ICP備15008991號 鄂ICP備15008991號-1